慢牛行情已成市场主基调
最近打开手机,A股涨势的新闻是不是总在刷屏?从8月以来,上证指数一路攀升至3800点上方,创下近十年新高。券商营业部开户量激增,年轻人排队入场成为新风景。但热闹背后,我们不禁要问:这轮A股慢牛行情究竟能走多远?
多家研究机构给出了乐观预期,认为市场中长期有望持续上行,”慢牛”或将成为未来主旋律。但与以往疾风骤雨式的牛市不同,这轮行情更像是一场耐力跑。慢牛特征明显:指数稳步攀升,板块轮动有序,既不给疯狂加杠杆的机会,也不会让踏空者彻底绝望。这种节奏,恰恰是健壮市场应有的模样。
资金面支撑慢牛延续
钱从哪里来?这是判断行情能走多远的关键。最新数据显示,7月住户存款同比减少7800亿元,而非银存款却大增1.39万亿元。这组数据揭示了一个重要动向:存款搬家效应正在发生。
随着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持续走低,1年期定存平均利率已降至1.278%。钱放在银行越来越”不值钱”,迫使投资者寻找更高收益渠道。保险、基金、股市成为主要去向,特别是权益类资产正吸引越来越多资金。这种资金迁徙不是短期行为,而是长期动向,为A股慢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”弹药”。
但要注意,存款搬家并非近期市场上涨的唯一推手。宏观政策面改善、经济预期转暖同样功不可没。6月以来,”反内卷+需求刺激”政策组合拳逐步显效,雅江水电站等大基建项目开工,都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。
结构性机会大于全面普涨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。回顾A股历史,2007年和2015年的全面牛市让人记忆犹新,那种”鸡犬升天”的盛况短期内恐难再现。当下更可能延续2019-2021年的结构性行情特征。
由此可见什么?不是所有股票都会涨,板块分化将成为常态。新质生产力、科技创新、高质量制造等领域可能持续获得超额收益,而传统行业则面临转型压力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选股难度加大,”躺赢”时代已经结束。
东吴证券研报指出,在结构性行情中,散户通过基金等专业机构间接入市或许是更优选择。数据显示,近期ETF规模持续增长,也印证了这一动向。与其盲目追涨杀跌,不如借助专业力量分享市场红利。
理性投资方能行稳致远
慢牛行情能走多远?这个难题没有标准答案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相比短期暴涨暴跌,稳步前行的慢牛更有利于市场健壮进步,也更可能走得长远。
多位业内人士提醒,即使是牛市也存在风险,特别是对新入场的年轻投资者而言。90后股民张清的经验之谈值得质量:”市场操作考验人性,心态上一定能有收获,但财富上不一定。”投资不是赌博,需要聪明储备、风险控制和心态管理。
展望后市,A股慢牛能否延续,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与企业盈利的诚实改善。短期看资金推动,长期看业绩支撑。对投资者来说,与其预测行情终点,不如踏准节奏、精选标的,在慢牛中积累属于自己的财富。记住,在股市这场马拉松中,匀速前进者往往能笑到最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