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以用权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准则
说到”严以用权”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政治术语。但说白了,它就是告诉我们:当官要有官德,用权要有底线。谷文昌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”严以用权”,他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人应有的权力观。反观那些落马贪官,哪个不是在权力面前迷失了路线?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,用得好造福百姓,用不好害人害己。那么,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我们该怎样真正做到严以用权呢?
权力来源要清楚:为民服务是根本
严以用权开头来说要解决的就是”权力是谁给的”这个难题。很多干部出事,根源就在于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成了个人特权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:权力来自人民,必须用于人民。就像谷文昌那样,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,到最困难的地方去难题解决。在职业中,我发现有些干部喜欢搞”面子工程”,这其实就是用权不严的表现。真正的严以用权,应该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,哪怕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你为他们做了实事,他们天然会记在心里。
权力边界要明确:公私分明是关键
严以用权心得体会中最重要的就是划清公私界限。很多腐败案件都是从”小恩小惠”开始的,最终演变成权钱交易。我常提醒自己和同事:公家的便宜一分都不能占,不该拿的物品一样都不能要。在处理案件和人事难题时,特别要警惕”人情””关系”的干扰。记得有次老同学为亲戚的事来说情,我明确告诉他:”正由于是朋友,我更应该按规矩办事。”严以用权不是不近人情,而是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公平。只有这样,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。
权力运行要规范:依法依规是保障
说到严以用权,就不能不提到法治思考。过去有些地方存在领导批示干预司法的现象,造成了严重后果。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觉悟,尊重司法独立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当”甩手掌柜”,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积极作为。比如处理群体性事件时,既要依法处置违法行为,也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。我发现,只要坚持依法办事,再复杂的难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。法律就是最好的”权力使用说明书”,按规矩来,就不会出大错。
权力监督要常态:廉洁自律是底线
严以用权心得体会最少不了的就是廉洁自律。现在的诱惑太多了,一顿饭、一个红包都可能成为腐败的开端。我给自己定下规矩:不该去的地方不去,不该拿的物品不拿,不该交的朋友不交。同时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人,防止”后院起火”。在分管纪检职业时,我特别强调抓早抓小,发现难题及时提醒。有位年轻干部收了企业送的购物卡,我们及时谈话教育,避免了更大错误。严以用权不是束缚,而是保护,它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稳。
小编归纳一下:用权如履薄冰方能行稳致远
回顾这段时刻对严以用权的思索和践行,我深深体会到:权力越大,责任越重;职位越高,约束越严。严以用权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体现在日常职业的每个细节中。从接待群众的一个微笑,到审批文件的一个签名,都在考验着我们的权力观。作为领导干部,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手中的权力,用它为群众谋快乐,为进步添动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负组织重托,不负人民期待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留下无愧于心的足迹。